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大学生科技创新一工业设计项目竞赛实施方案XXXX有关高校根据XXXX文件精神,XXXX年XXXX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业设计项目大赛,拟定于XXXX年10月15日由XXXX大学承办,请有关高校按要求积极组织报名参加为了确保展示活动工作顺利开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赛项概览
1.主办单位XXXX承办单位XXXX大学协办单位XXXX工业设计学会
2.赛项名称XXXX年XXXX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一工业设计大赛;
3.参赛对象1参赛对象为工业设计及相关学科专业普通高校本科生和专科生2为培养具有协同创新精神的工业设计创新型人才,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赛
4.竞赛方式以团队形式进行,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每个参赛团队最多可提交3件参赛作品;每队比赛最多填报两名指导老师为提升比赛水平和作品质量,每个学校根据作品质量进行初步筛选
5.竞赛时间:1作品网络征集报名xxxx.
09.01——
10.152作品评选阶段xxxx.
10.20——
10.313获奖作品展览xxxx.
11.20——
11.
306.竞赛地点xxxxxx
7.竞赛联系人xx
二、参赛报名与流程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参赛学校通过登录XX中报名
1.报名办法打开网站上的“报名系统”,根据要求,输入报名信息
2.报名时间“报名系统”于xxxx年09月01日至10月15日开通,竞赛项目开赛前5天截止报名
3.报名注意事项1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名单,须在网上报名时同时填报2在各竞赛项目规定的报名截止日期之前,参赛学校可以在报名系统内修改有关信息3各学校用户名已设定,在菜单选取即可,密码和去年相同请由学校负责赛事的教师统一咨询xx
三、竞赛内容
1、大赛主题主题“跨专业融合创新,设计驱动xxxx发展”
2、大赛类别本届大赛根据当下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设定五大类别,参赛作品应符合大赛主题要求,按照类别提交原创设计作品具体内容如下:A智慧生活与体验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混合现实等前瞻科学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包含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慧出行、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机器人等生活领域B服务与系统创新注重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包含制造业生产、医疗健康、效率办公、城市服务、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社交通讯、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生鲜物流等领域的数字产品与服务流程设计C文化与社会创新侧重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整合,包括非遗活化、可持续与社会创新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社区创新设计,老龄化设计,包容性设计等富含文化属性及强烈社会责任的设计D时尚与生活方式注重人文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用产品设计,包含文教用品、餐饮器皿、家具灯具、礼品饰品、器物包装、时尚穿戴等领域的产品设计E环保与全面健康面向全民健康、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等方向的公共卫生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医疗急救产品、环保设计产品等
2、作品提交作品要求以团队形式进行,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每组参赛者最多可提交3件参赛作品,为提升参赛作品质量、避免粗制滥造,提升赛事影响力和可持续性,每个学校必须进行作品筛选,经过初选再推送到决赛,每件参赛作品为至少1张尺寸的纵向电子图版(600mmX900mm,jpg格式,精度200dpi),版式内必须隐去作者姓名、所属院校等关键信息,每张版式大小不超过5M,包含(设计草图、设计说明、效果图及场景图、尺寸图、模型照片)等相关内容,大赛鼓励提交相应的产品样机或模型提交方式所有参赛者须先登录XXXX大学生竞赛网进行信息报名,网址XX完成网络信息报名的同时,必须同时提交参赛文件(作品版面、作品信息表、汇总表)至本次大赛的邮箱XXX(内容包括600niniX9()0nini作品版式1张、参赛信息表1张见附页)报名参赛文件下载地址注所有参赛者必须保证参赛作品是自己的原创作品,不存在任何侵权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参赛资格,所有法律责任由投稿者本人承担组委会拥有对所有参赛作品的发表、出版、宣传、收藏的权利;
四、奖项设置与评奖参赛学校团体总分奖(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参赛学生(队)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指导老师奖;
2.评奖办法
(1)团体总分奖学校参赛项目达10个(含10个)以上的设团体总分奖团体总分用积分的方式计算:每个一等奖积10分、每个二等奖积5分、每个三等奖积2分;各校奖项积分之和,为该校该项目团体总分依学校团体总分从高到低取奖,若总分相同,以获一等奖个数多少为序;若再相同,以获二等奖个数多少为序;依此类推,直至分出名次
(2)参赛学生(队)奖竞赛项目按照学校推送数量进行的评比,为提升参赛作品质量和赛事影响力,适度降低了获奖比例,按该参赛作品总数的3%、5%、8%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取
一、
二、三等奖参赛学生(队)的获奖证书,均注明指导老师3优秀指导老师奖凡获得赛项一等奖学生队的指导老师,即为优秀指导老师
五、参赛费用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各参赛学校师生交通、食宿费用自理
六、时间流程
1.报名参赛xxxx年09月01日——10月15日
2.作品上报截止时间xxxx年10月15日
3.大赛评审暂定xxxx年10月16日——10月30日
4.获奖作品展览暂定xxxx年10月30日——11月10日
5.撤展暂定xxxx年H月中旬
七、大赛评委本次大赛由省内外工业设计领域权威专家组成,其中外省专家『3名,省内专家8To名
八、大赛评选标准创新性40%从当今社会需求出发,以人为本,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并符合未来时代发展的工业产品;可在产品的功能、材料、使用方法、技术、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可实现性20%:考虑工艺、材料的制约,产品是否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使用户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效、高效且满意地达成特定目标的程度,是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性的综合反映可持续性20%以环境亲和性、低碳、回收与升级利用、产品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等为切入点的产品设计、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解决方案艺术性20%产品外观与设计版面的美观性要求对造型中色彩、比例、节奏、肌理、质感等进行深入考究
九、大赛组委联系方式本次大赛组委会承办机构为XXXX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具体事宜可以与以下老师联系联系人XX
十、公示、举报参赛者须保证对其参展作品所涉知识产权负完全责任,参赛及获奖作品一经发现存在抄袭或其它侵权行为,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展与获奖资格,收回获奖证书为使大赛公平、公正、透明,大赛实行公示和举报制度公示的范围、时间大赛组委会在评选结束后,对获奖作品在相关网站上公布,时间10天,供观众监督、评议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并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抄袭作品来源的复印件等,匿名举报不予受理XXXX年XXXX大学生科技创新一工业设计竞赛活动执委会XXXX大学设计艺术学院xxxx年09月附件一:年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工业设计大赛作品报名表XXXX XXXX参赛作品名称参赛组别本科组口专科组口所在学校邮政编码联系人联系人通讯地址电话手机Email姓名性别班级所学专业签名1参赛者23姓名性别职称专业签名指导1教师2设计说明(限300字以内)推广应用价值(限200字以内)本人代表本作品所有参赛者和指导教师承诺已知晓并自愿接受本大赛章程、评审规则和评审办法;本参赛作品没有抄袭他人创意、作品和专利技术;不以任何方式干扰评审参赛承诺委员会的工作;服从大赛组委会最终裁决如有违反,一切后果由本参赛队承担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推荐意见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名或盖章)(公章)年月日附件二:序年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工业设计大赛作品统计表XXXX参赛X组XX别X(本联系人姓号学校名称项目名称参赛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联系人手机联系人邮箱/专科)名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