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防汛防台梯次化人员转移方案为有效防御台风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等次生灾害,切实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最大限度避免人员伤亡,根据《**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县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人员转移原则人员转移工作坚持“一个目标、三个不怕防汛防台理念,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科学合理”的原则当可能发生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组织转移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对经劝导仍拒绝转移的人员依法实施强制转移
二、人员转移范围全县应转移人员主要包括安全码赋码人员、建筑工地人员和扩面转移人员三大类
(一)安全码赋码人员(可在“防汛防台在线”平台实时查看转移动态)
1.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影响范围内的人;
2.山洪灾害危险区影响范围内的人员;
3.低洼易涝区域影响范围内的人员;
4.危房、老旧房内的居住人员;
5.病险水库、病险山塘、病险海塘影响范围的人员;
6.处在危险区域农家乐内的人员;
7.海塘外、非标准海塘内的人员;
8.海上养殖人员、涉海作业人员;
9.其他临时赋码人员
(二)建筑工地人员(由住建部门统计上报)
10.居住在建筑工地临时工棚的人员
(三)扩面转移人员(根据台风风力、雨量、潮位影响情况扩大转移范围,由各乡镇统计上报)
11.实施“五停”需扩面转移的人员(实施停止户外集体活动、停课、停工、停业、停运涉及的需转移人员);
12.小流域山洪需扩面转移的人员;
13.地质灾害需扩面转移的人员(坡脚、崖边、沟口等非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
14.老旧房需扩面转移的人员(非在册老旧房、简易房、抗风等级低的迎风房屋);
15.海塘堤防、水库山塘需扩面转移的人员(可能发生险情或防御标准偏低);
16.涉岛、涉海、涉山、涉水等各类旅游人员(团队旅游、自驾游、驴友探险、婚纱摄影等);
17.老幼病残孕、拾荒流浪人员、宗教人士等需扩面转移的特殊人员;
18.出现险情征兆或出现险情不能准确研判的受影响人员;
19.进港避风船舶上的人员等其他类型需扩面转移的人员
三、人员转移梯次人员转移工作应根据应急响应等级以及险情发展程度,经会商研判,按梯次实施
(一)第一梯次(海上海岛)
1.程序启动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县防指办负责人组织会商研判,气象、海事、海经等部门提出建议,县防指下达指令
2.时间根据会商研判确定
3.范围全县涉岛旅游人员实施转移(第16项)除此以外,所有在外作业的渔船按省市县渔业部门要求在规定时限前驶入安全水域或进港避风,休闲渔船停止营运,施工船舶、扣押船、无动力船、长期锚泊船落实避风措施,岛际客运航线视情停航
(二)第二梯次(沿海区域)
1.程序启动防台风ni级应急响应,县防指副指挥长组织会商研判,气象、海事、海经、农业农村等部门提出建议,县防指下达指令
2.时间根据会商研判确定,一般在18时前
3.范围进港避风船舶上的人员,海塘外、非标准海塘内的人员,海上养殖人员、涉海作业人员实施转移,涉海旅游人员(第
7、
8、
16、19项)
(三)第三梯次(内陆地区)
1.程序启动防台风n级应急响应,县防指常务副指挥长或副指挥长组织会商研判,气象、农业农村、资规、住建、文广旅体等部门提出建议,县防指下达指令
2.时间根据会商研判确定,一般在18时前
3.范围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山洪灾害危险区影响范围内的人员,低洼易涝区域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危房、老旧房影响范围内的人员,病险水库、病险山塘、病险海塘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处在危险区域农家乐内的人员,其他临时赋码人员,居住在建筑工地临时工棚的人员,涉山、涉水旅游人员(第
1、
2、
3、
4、
5、
6、
9、
10、16项)
(四)第四梯次(扩面转移)
1.程序启动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或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县防指指挥长或常务副指挥长组织会商研判,气象、农业农村、资规、住建等部门提出建议,县防指下达指令
2.时间根据会商研判确定,一般在18时前
3.范围实施“五停”需扩面转移的人员,小流域山洪需扩面转移的人员,地质灾害需扩面转移的人员,老旧房需扩面转移的人员,海塘堤防、水库山塘需扩面转移的人员,其他各类旅游人员,老幼病残孕等需扩面转移的特殊人员,出现险情征兆或出现险情不能准确研判的受影响人员,其他类型需扩面转移的人员(第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项)o
四、职责分工
(一)县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员转移工作,县防指负责人员转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二)乡镇政府具体负责实施本区域内的人员转移工作
(三)村民委员会负责协助做好人员转移工作,当发生供电通信、交通中断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主动自行实施人员转移企事业单位负责做好本单位的人员转移工作
(四)县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人员转移相关工作
1.县资规部门负责指导处在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地质灾害需扩面转移的人员的转移工作
2.县住建部门负责指导危房、老旧房影响范围内的人员,居住在建筑工地临时工棚的人员,老旧房需扩面转移的人员的转工作;负责及时统计上报建筑工地转移人员情况负责指导低洼易涝区域影响范围内的人员的转移工作
3.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指导山洪灾害危险区影响范围内的人员,病险水库、病险山塘、病险海塘影响范围内的人员,海塘外、非标准海塘内的人员,小流域山洪需扩面转移的人员,海塘堤防、水库山塘需扩面转移的人员的转移工作负责指导处在危险区域农家乐内的人员
4.县海经部门负责指导进港避风渔船上的人员、休闲渔船上的人员、海上养殖人员的转移工作
5.县文广旅体部门负责指导各类旅游人员,户外大型文化和旅游活动停办涉及人员的转移工作
6.海事处负责指导避风商船、无动力施工船舶上的人员的转移工作
7.县卫健部门负责指导做好避灾安置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8.县经信部门、县教育部门、县公安部门、县交通部门、县农业农村部门、县市场监管部门、县文广旅体部门等负责指导本部门、本系统实施“五停”需扩面转移的人员的转移工作
9.其他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指导做好危险区域人员的转移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转移责任,织密转移工作网,细化工作方案精准锁定危险区域和受影响人员,坚决果断实施人员转移,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严防因转移不到位、不彻底而造成的人员伤亡
(二)妥善做好保障工作切实做好转移人员的安置工作,确保避灾安置场所安全,落实基本生活保障和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有板吃、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三)加强转移人员管控加强避灾安置场所的安全监管,安排专人加强安置点的集中管理,汛情险情警报未解除前,被转移人员不得擅自返回原处组织转移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人员返回,确保人员安全
(四)组织转移专项演练要加强开展以涉险群众安全转移为重点的人员转移专项应急演练工作,强化“演练即实战”意识,通过专项演练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防汛意识和协调应急能力
(五)严肃人员转移纪律在人员转移工作中,不服从指令、没有履行职责、延误转移时间、阻碍转移实施、虚报瞒报转移人数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严肃追责问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