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新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情况月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将421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指出,大学、中学和16小学的人才培养任务是不一样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核心是打基础在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修订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申继亮特别提醒,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要简单给孩子贴标签,认为哪个孩子将来就一定是数学家或化学家在这一阶段培养创新人才,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和激发他的好奇心申继亮说,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学习,需要到更高学段去落实此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设计从课程理念的确立,到内容的选择和实施方式,每个环节都贯穿了相关思考申继亮介绍,首先,是强调学科实践,也就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去经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的过程“为此,我们规定每学科拿出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二是强调综合学习任何一项创新、任何一个问题的10%解决都不仅仅靠单一知识、单一学科,一定要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次修订,特别强调了综合学习,提倡主题式、项目式、单元式教学三则是强调评价改革申继亮表示,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于考多少分,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进行跟踪,及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新课标强调的这一点,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此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组组长崔允洲年,教育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2001在一线老师中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实现学科育人与实践育人,变革学习方式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此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强化学科实践,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义务教育新课标为什么要强调变革学习方式?二十多年来,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理念极大地推动了课堂转型,攻破了过去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形态,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但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探究缺乏严谨性与学科典型性,存在虚假探究〃的现象所谓虚探究〃,就是没有目标导向的”为了探究而探究〃,譬如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教师会安排四五个探究活动:内容理解要探究、知识点整理也要探究……小探究很多,思维含量少,探究学习的质量无所谓“假探究,即用错误的方法开展探究,这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盲目套用探究程式,忽视了学习方式的丰富性;二是采用与学科无关的、包治百病”的探究方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最典型的是用“不言语”的方式学习语言,用〃不科学(实验)的方式学科学,用不艺术”的方式学艺术,用”不道德〃的方式学品德……现在反思起来,出现上述问题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澄清一些先进理念的“来源〃和去向〃问题,导致实践中出现浅层次行动,如新课程启动时没有很好地给教师解释清楚为何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过程从哪里来、是什么、到哪里去等问题;二是没有告诉学科教师将先进理念和具体学科合二为一的策略与做法,如语文教师不知道过程与方法+语文是什么〃,历史教师不知道自主合作探究+历史到底怎么做〃……导致教师认为这些理念与学科无关、与我无关〃,是要我做的〃,不是我要做的〃当下流行的自主、合作、探究如何迭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学科育人,重组课程内容,创建学业质量标准,探索与素养目标和内容结构化相匹配的、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所谓学科实践,指的是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究其本质,学科成于专业的实践,学科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且致力于人类实践的改善;学科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统
一、知行结合的学习方式;就其特征而言,学科实践强调〃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和实践〃,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
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
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学科实践超越了传统知识授受的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代表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学科实践既注重学科性,也注重实践性,因此强调学科实践并不是抛弃“知识,而是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学科实践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探究学习的本意是模拟学科专家进行科研的过程,虽然不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全新创见,但希望能够通过探究的过程使得学生理解、运用和应用知识,感受知识创生、验证、传播与分享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说,探究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形式但作为一种普适性的学习模式,探究学习的学科性不强,没有很好地与学科融合,也就是说没有〃学科味,成了解决学习方式问题的〃万灵药〃正因为探究学习没有很好地与学科结合起来,而且呈现给教师的探究学习大都以探究五步法科学探究七要素或程序〃的形式出现,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学习时关注更多的是上述的步骤与程式有没有完成,而不是探究本身的目的与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学科实践并非是对探究学习的否定和取代,而是体现了人们对学科教育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呼唤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为了实践〃的真正的学科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