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景观设计和创意设计企业未来三年2022-2024发展计划适用企业约
3.8亿营收规模;约960员工人数主打产品景观设计、创意设计、EPC总承包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某景观设计和创意设计企业未来3年的发展思路以及所采取的经营举措
一、总体思路创新设计依然是公司的基础业务,根据多年以来的经验,公司目前业务可以精准定位设计服务对象和人群,例如生态设计中的城市雨水处理、自然栖息地物种多样化、景观规划再生设计,又如社区景观中满足当地居民精神文明需求的文化景观、专门服务于儿童的服务区等根据“设计-建造-运营-金融”的理念,在未来三年,公司将坚持走专业化发展路线,充分利用行业领先的创意设计水平、突出的研发优势、专业化的运营管理机制等核心竞争优势,占领新兴业务市场公司仍将在规划景观设计行业不断扩大影响力,同时力争成为我国文化旅游开发和文化创意服务的领先企业
二、未来经营举措3年
1、市场开发与综合咨询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公司将不断加强全国市场的开拓力度,将绿色人居设计服务模式推广到全国市场,继续推进全国性经营战略,通过在各区域扩建网点,开拓区域市场,形成公司城市规划与景观业务在全国范围的均衡布局1对原有设计咨询服务网点进行升级,全面提升公司的新型城镇化咨询服务能力和项目执行力度;2升级公司现有设计咨询服务网点办公设备,优化公司的办公硬件与工作环境,进一步提升公司新型城镇化综合咨询服务网络的办公工作效率和网点间协同能力
2、以创意为核心的景观设计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计划公司目前拥有景观设计团队30余个,并配有经济策划、规划设计团队、建筑设计团队、工业设计团队,在各方面拥有多年设计经验,未来公司将继续提升上述专业领域的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解决设计服务人员规模不够大、服务团队满荷运转及超负荷运转制造的瓶颈,夯实公司的设计综合服务基础,从产能和质量两方面提升咨询服务能力1更新设计环境和设备,引入新型信息化技术和标准化系统设计平台,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2继续引领国内新中式景观发展风向,同时结合实践努力创建新型文化景观的设计理念3加强技术交流,组织派遣设计人员参加国内外技术研讨会,派遣代表参加行业和学术机构的活动和培训,为公司核心设计理念提供技术支持4善用外部资源,加强与行业中合作企业和客户的交流与沟通,合作并进实现双赢
3、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及公共机构、房地产开发商,公司在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并提供令客户满意的服务后,有利于公司在该领域内提高知名度,增加公司在该区域内获得其他业务(或被邀请参与新项目投标)的机会因此,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对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非常重要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公司需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并及时与客户沟通设计方案,挖掘和满足客户需求,并配合项目工程施工,使工程施工达到设计效果或及时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公司将通过在各个区域市场扩建综合设计及其相关咨询服务网点的方式,与客户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通过定期回访,积极与客户深入沟通交流等方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公司服务能力
4、人力资源计划要完成公司的发展目标,人才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将依靠“培养”和“引进”,将人才材战略贯彻到管理、研发、销售的各个层面公司长期以来本着秉承“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将人才战略不断深化,优化人员素质结构具体策略如下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做好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多渠道引进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中高级人才,大力引进具备综合素质人才,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力度
(2)夯实人才储备公司将结合在风景园林专业学术界和社会范围内的专业竞赛活动的强大影响力,加大从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培养机构引进人才的力度同时与全国各大院校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和专项研究室,保证公司未来发展的人才供应3加大培训力度加大管理队伍建设,公司坚持严格挑选、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管理人员,并严格执行员工成长制度,持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在核心管理岗位推进有针对性的梯队建设汇总公司海量项目经验,结合信息化知识分享平台,建立科学的知识管理体系和员工日常分享机制,组织公司内部和专业领域的专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学术及经验分享、项目讨论会,建立完整高效的培训机制4建立科学实用的人才管理体系建立各专业线的科学实用的任职资格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优化基于任职资格的薪酬体系,通过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与公司战略目标紧密结合,确保公司战略快速平稳实现同时,继续完善激励奖惩机制,激励个人创新,使公司的激励政策更加科学、公正,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文化认同感
5、组织机构发展计划未来三年,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加强“三会”建设为重点,形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及规范运作的经营机制,实现重大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具体措施包括1学习并引进先进管理理论和经验,并与公司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健全科学决策机制、投资管理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质量控制制度、财务审核和监督等内控制度,加强对董事、监事、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承担起应有的责任2加强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管理,推行扁平化、制度化管理体系,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司管理的专业化和高效化。


